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烈火鍾愛

ブログトップ

呂仁園: 巴海貝爾,卡農D大調

巴海貝爾,卡農D大調(第一次拉出全曲) 95.10.29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lyu-061029.wmv




以及所用樂譜及midi檔(皆為自製)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Kanon_D_1violin_7segents.pdf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Kanon_D_20061024.pdf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kanon20061024_D1.mid


卡農並非曲名(name),而是一種曲式(form),字面上意思是「輪唱」,簡單的講,就是有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,交叉進行,互相模仿,互相追隨,給人綿延不斷的感覺。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(巴海貝爾, 1653-1706) 的卡農,全名是"Kanon in D"。巴海貝爾擅長演奏風琴,是當時最偉大的風琴作曲家。巴哈的兄長就曾是他的學生。 巴海貝爾窮畢生精力所寫的教會音樂,在今天已少有人聽。人們談到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時,他很少被排上名。跟他所寫的那些教會音樂堂皇鉅作比較,卡農曲長僅約5分鐘,是微不足道的小品。然而,使巴海貝爾留名後世的反而是這首卡農。 卡農旋律簡單樸實,但具有精密完美的樂曲結構,充份展現對位法的魅力。巴海貝爾的卡農約作於1680年,三百多年後,魅力依然不減,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小品之一。

整首曲子有三把小提琴及一把大提琴,首先大提琴奏出招牌8個音(D,A,B,F,G,D,G,A),並堅持這8個音直到最後,所以只要會用大提琴演奏這簡單又重要的8個音,就可以加入一起來演奏這首名曲。三把小提琴其實演奏的是「一模一樣」的樂譜,只是不同時間開始,第一小提琴先跑(其實最早跑的是大提琴),第二小提琴等第一小提琴跑了8個音符(2小節)後,才奏出第1個音符;第三小提琴又等第二小提琴跑了8個音符後,才奏出第1個音符,從此一把大提琴、三把小提琴就這樣各跑各的,直到最後,「同時結束」。這三把小提琴所演奏的「同一份」樂譜,總共可分成7大段,每段4句,每句2小節(最後1段的最後1句僅1小節)。

練習時,我就照這7大段來「分段練習」,其中每一段的困難度與該段的「音符密度」成正比,最困難的應是第3段的前2句,亦即19,20,21,22等4個小節

%.19-22

a-fg a-fg aABc defg f-de f-FG ABAG AFGA|
G-BA G-FE FEDE FGAB G-BA B-cd ABcd efga|
f-de f-ed ecde fedc d-Bc d-DE FGFE Fdcd|
B-dc B-AG AGFG ABcd B-dc d-cB cded cdBc|

每個小節有28個音符,4個小節共112個音符。約全曲音符總數的6分之1.
One of my 音樂老師告訴我,練習一首曲子,應從「最困難處」開始,「頭過身就過」!
Another 音樂老師告訴我,對於困難處,可先「簡化之」,採用「懶人法」,亦即把一些音符刪除,每拍子僅保留1個音符。比如上述第一小節(第19小節)只留下
a a a d f f A A |

如此,好像學習較大的新樂曲的門檻確實可以降低許多。

我用的「懶人法」還加上一條,「太高的八度不上去、太低的八度不下去,跳2根絃的8度省略之。」主要是我現有的小提琴技術(只會一把位,尚不會換把;又換2根絃會有嚴重的雜音,尚無法克服。)不足以支撐「完全照譜」拉奏本曲,故只好以樂理知識來彌補技術的缺陷。

仁園敬上

我又補了一段「卡農最困難段」的加強練習錄影,請文斌兄連結。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lyu-061030-01.wmv
http://marn.tw/lyu/backup/lyu-061030-02.wmv

仁園敬上
by violinboy | 2006-10-30 00:08 | 呂仁園(Lyu)